心對談 - 萬華大同創意行動方案
經過了一天的討論,我們那一桌的夥伴們也建構出對於大同區未來的想像。
一種最真實的回饋,大同在地青年們提出的關鍵字:在地認同-我們成長的氛圍
實踐是社會工作的王道,所以我們有那麼一點期盼這個討論議題是可以被實踐
1.青年產業發展促進平台
背景:
主辦單位給的議題,雖然現在文創治百病,但是如何建構商品與在地連結才是硬道理。
概念:
透過在地組織,整合在地資源與資訊流,協助青年產業發展。
行動方案:
a.透過真實平台建構在地產的產銷鏈,建構在地品牌,讓更多在地青年願意投入。
b.降低區域開店的門檻。包含:在地人協助理解空間資訊及在地溝通等。
c.媒合在地特色、專業、優勢創造產業優勢。
d.大同區的氛圍、
2.創意校園再利用對話平台
背景:
少子化的衝擊下,國小招生首當其衝,大同區小學林立,人口成長遲緩,校園空間的再思考,必須即刻開始。
概念:
建構學校與社區對話的機會,讓學校空間資源與社區需求可以有對話的空間,期盼社區與學校共生共榮。
行動方案:
a.建構對話平台
b.校園開發放的對等對談:我們可以提供給學校什麼好處
c.利害關聯者的對談:校長、家長(會)、校友(會)、社區民眾、週邊民間團體
d.校園食堂與老人共餐、送餐結合
e.校園課程與在地特色、產業結合(青年產業結合)
3.人情味 - 社會支持系統
背景:
討論這兩個議題過程中,其實不斷關注的議題都會回到一種美好的社會系統的維繫,大家都希望可以在這個過程中,讓不同的群體獲得更好的生活。
概念:
透過在地系統的資源整合建構不同族群的服務系統。對象包含:「兒童」「青少年」「青年」「長者」「獨居」「婦女」「新住民」
實踐或是實踐中案例:
兒童課後照護、
北大同青少年據點、國慶社區長者共餐。
行動方案:
a.
如何讓「空間」「人力資源」更有效率整合,提供更多元服務。
b.
現有相關案例如何串聯、學習,擴大影響力。
非官方桌長記錄。
--
後記:就讓這張照片成為起點,用力實踐...。
行動聯絡:吳思儒
13620wu@gmail.com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